变“薪”为金,秸秆“链”动未来:“生物质燃料供热产业化与零碳园区建设大会”成功召开
2025-11-1927
11月18日,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生物质燃料供热产业化与零碳园区建设大会。会议旨在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推动农村生物质资源潜力转化为现实新质生产力,为生物质燃料供热产业发展与零碳园区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在大会开幕式上,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分别致辞,共同表达了对大会的祝贺与期待。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任东明代表协会致辞,协会副会长、北京化工大学“一带一路”全球合作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广青在会上分享了来自巴西COP30的行业喜讯。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雄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立欣,分别从零碳热力系统、零碳村镇与零碳园区的概念指标与技术体系、秸秆供热规模化发展、低碳清洁取暖新形势新机遇及生物质高值化应用等角度作主旨报告,共同探讨生物质燃料供热产业可持续市场化发展前景。生物质燃料产业化与零碳园区建设政策解读方向。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主任符冠云解读零碳园区政策和建设路径,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北京大学环境、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分别解读秸秆可持续利用成效、生物质能技术发展展望与秸秆规模化应用趋势。吉林宏日新能源、黑龙江能源环境研究院、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参会代表,分享“三绿园区”、北方生物质供能应用创新模式及唐山零碳园区等创新实践案例,共商政策落地路径。生物质燃料产业与零碳园区用能协同创新应用方向,议题聚焦多项关键技术。海伦利民节能锅炉制造有限公司、中天同圆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北京绿色交易所等领军企业和地方研究机构代表,分享了生物质捆烧热风炉、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生物质燃料高值化应用、碳资产开发等创新应用案例。大会设置的圆桌论坛环节,以“‘双碳’目标下生物质燃料化供热新技术助力零碳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邀请业界人士与专家学者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的有效途径。大会期间,各方嘉宾共同启动“生物质燃料产业与零碳园区建设共同体”,意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长期、稳定、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生物质燃料产业规模升级,夯实零碳园区能源根基。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农村能源及农业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官网(http://www.carei.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zgncnyhyxh@126.com,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10-59196210),感谢支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